科研人员在长沙使用“科研系统”的实践与探索
2025-11-19 07:11
小李:嘿,小张,你最近在长沙的科研项目进展怎么样?
小张:还不错!我们团队正在用一个自主研发的“科研系统”来处理实验数据,效率提升了不少。
小李:听起来不错,这个系统是你们自己写的吗?
小张:对的,主要是用Python开发的。我们用Django框架搭建了后台,前端用了Vue.js,这样交互性更好。
小李:那数据处理部分是怎么做的?
小张:我们用Pandas做数据清洗,NumPy做数值计算,还集成了一些机器学习模型,比如Scikit-learn。
小李:那系统的部署呢?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小张:我们在长沙的大学实验室里部署了这个系统,用的是Docker容器化技术,方便管理和扩展。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数据库连接有点问题,后来优化了一下SQL语句就解决了。
小李:听起来挺专业的,你们是不是还做了可视化?
小张:是的,用Matplotlib和Echarts做了图表展示,科研人员可以直接在系统中看到结果,不用再导出到其他工具。
小李:看来你们的系统已经很成熟了,以后可以考虑开源或者推广一下。

小张:嗯,我们也在考虑下一步的计划,希望能让更多科研人员受益。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标签:科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