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价值
国家鼓励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许多顶层文件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实施路径。例如,2020年3月2日,教育部会同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应用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加强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学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陕西省高校产学研合作还比较薄弱,与产业联系不够密切。这不仅限制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也影响了学校在两院院士选拔中的竞争力。因此,学校应加强与行业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价值。
韩杰才教授的主要科研成果是揭示了材料超高温烧蚀的机制和规律,发展了详细的热烧蚀理论,提出了多氧化物和固溶体抑制氧化烧蚀的机制,实现了材料氧化抑制与高温强韧化的协调。
医院应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对项目资金、组织规划和成果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跟踪审查。对于表现优异的研究人员,应给予间接资金激励;对于长期占用资金但没有有价值成果的人员,应适当扣除绩效奖励。这将促进医院规范科研工作,提高公立医院科研成果的价值。
目前,通信行业仍存在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薄弱的问题。科普资源储备能力不足、科普内容质量不足、科普“不知道说什么”困扰着广大科技创新工作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信企业需要坚持“科普对象想听什么,科普说什么”的原则,定期开展基层员工和客户科普工作需求研究,广泛收集一线人员对通信行业科技知识、创新成果的需求,以及客户对通信行业科普工作的建议。
在科研方面,带领学生申请了三个与科普相关的重大创新课题,其中一个也获得了省级项目批准。同时,《新医学背景下医学生医学科普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成功立项。由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健康传播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取得了这些成果。医院积极推进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孟泽武博士的成绩是医院健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优秀代表。
与其他学科不同,心理学科不能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建立了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心理课程教学、个人指导、团体指导、心理活动组织、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指标,采用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努力实现全面、客观、公正。
为此,徐梁告诉记者,下一阶段,避免重复专利,提高专利转化效率是科研成果在市场上实施和应用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从源头上规范和指导高质量专利的申请和信息发布。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