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打造晋中的走班排课系统
2025-04-29 09:07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走班排课系统”这个话题。先说说背景吧,晋中的学校最近想搞点新花样,传统的一对一固定教室上课已经不够用了,现在流行“走班制”,也就是学生根据课程表到不同的教室上课。这可把老师和教务处给忙坏了,于是我就给他们设计了个小工具——走班排课系统。
首先呢,咱们得明确需求。系统需要能处理学生的选课情况、教师的时间安排、教室资源分配等。听起来挺复杂的,但其实用Python就能搞定!我用的是Flask框架,因为它轻量级又好上手。
先来看核心功能:排课算法。假设我们有三个班级(A、B、C),三门课程(数学、英语、物理)。每节课只能在一个教室里进行,而且每位老师只能教一门课。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合理安排这些课程呢?
class Course: def __init__(self, name, teacher, classroom): self.name = name self.teacher = teacher self.classroom = classroom def generate_timetable(courses, days=5, periods=7): timetable = {} for day in range(days): timetable[day] = [None] * periods for course in courses: for period in range(periods): if not timetable[day][period]: timetable[day][period] = course break return timetable # 示例数据 courses = [ Course("数学", "张老师", "教室1"), Course("英语", "李老师", "教室2"), Course("物理", "王老师", "教室3") ] timetable = generate_timetable(courses)
上面这段代码实现了最简单的排课逻辑,就是遍历每一天和每节课,找到空闲的教室就安排课程。当然了,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老师的休息时间、教室的使用频率等等。
接下来是前端展示部分。我用HTML+CSS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界面,让老师可以直接看到自己的课程表。这里就不详细写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扩展。
最后总结一下,这个走班排课系统虽然简单,但对于晋中的学校来说已经足够实用了。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点赞哦!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标签:走班排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