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智能排课系统的技术实现与实践
2025-07-18 16:07
小李:最近我们公司在南宁试点了一个走班排课系统,感觉挺有意思的。
小王:哦?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小李:系统会根据教师、教室和课程信息,自动安排每天的课程表。
小王:听起来像是一个调度问题,你们用什么算法?
小李:我们用了遗传算法来优化排课方案,确保每个老师和教室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小王:那代码是怎么写的?能给我看看吗?
小李:当然可以,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import random def schedule_classes(teachers, classrooms, courses): schedule = {} for course in courses: teacher = random.choice(teachers) classroom = random.choice(classrooms) if (teacher, classroom) not in schedule.values(): schedule[course] = (teacher, classroom) return schedule teachers = ["张老师", "李老师", "王老师"] classrooms = ["101教室", "202教室", "303教室"] courses = ["数学", "英语", "物理"] print(schedule_classes(teachers, classrooms, courses))
小王:这个例子太简单了,实际应用中应该要考虑更多因素吧?
小李:没错,我们还加入了时间冲突检测、教师偏好设置等功能。
小王:那南宁的教育部门对这个系统有什么反馈?
小李:他们觉得系统提高了排课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也更公平合理。
小王:看来智能排课真的很有前景啊!
小李:是的,未来我们还会引入机器学习,让系统更智能。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标签:走班排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