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科智咨询统计,中国运营的数据中心占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的比例,机架规模约为1万个(截至2022年)。在“东西计算”相应政策和计算能力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正在向集约化和规模发展。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长期以来,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需求的牵引,东部地区的计算能力需求强劲,吸引了大量数据中心的聚集和发展。总的来说,数据中心具有东多西少、东密西疏的特点。东部地区,特别是一线城市,受土地、电力等资源限制,各项政策对数据中心建设要求较高;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较好,但需求较少,数据中心地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十年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数据中心布局的指导意见》,引导国内数据中心优化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东数西算”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计算能力产业的优化布局。
目前,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功率密度和设备产热量的增加,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散热测试。液体冷却技术的兴起给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它不仅改变了散热模式,而且改变了整个数据中心的生态。
“东数西算”工程于2022年2月正式启动,标志着“计算能力经济”时代的真正开启。本项目致力于引导东部数据中心的集约化发展和西部数据中心的跨越式发展,协调东西部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需求和供应,实现全国计算能力、网络、数据和能源的协调联动,开辟“数字”动脉,编织全国计算能力网络,帮助中国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在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东部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中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有开发数据中心、承担东部计算能力需求的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建议建立更科学的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科学衡量数据中心对整个行业系统碳减排的贡献,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的参考;加快数据中心项目能耗单列进程。制定数据中心项目能耗单列政策指导文件,对重要数据中心项目实施能耗单列;有序推进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评估。建议引导地方政府以PUE而非整体能耗作为数据中心控制的重要评价依据,引导行业企业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数据中心的生产经营过程,不断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数据中心A、B将分为内部数据中心区、外部数据中心区、安全运维管理区、安全数据交换区四个区域。其中,内部数据中心主要用于部署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核心业务和应用。外部数据中心区主要部署需要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业务和应用程序。利用大二层网络技术支持跨数据中心的集群,同时通过网络获得资源共享和故障探测能力。安全运维管理区部署相关安全软件设备,满足云安全监控平台和国家等保标准的要求。
刘以勤认为,如何加大现有数据中心的整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是“东数西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全国31个省级地区已经建立了数据中心,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产业基础,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机柜上架率只有10%到20%左右。同时,一些县、区、城市不顾实际需要,强行启动或同时建设多个数据中心,造成资源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刘以勤强调。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