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技术学院启动第一批数据中心平台能力成熟度评估
在数据中台建设方面,银行业已经从中台建设进入了使用中台的新阶段,数据要素的潜力进一步释放。招商银行提高了员工的数字使用能力和数字使用体验,进一步降低了数据应用的门槛,大数据服务覆盖率达到了银行员工的50%以上,有效地赋予了员工各种业务分析。工业银行释放数据要素潜力,从数据、平台、运营、多维度创建企业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引入工商、信用、政府数据等 103 类多维外部数据,加强内外部数据集成和授权,数据 API 日均调用量突破415 万次。
用户服务、商品服务和订单服务都提供一些数据,以及一些与数据相关的服务和接口。我们可以单独拿出这些提供数据的服务和接口,我们称之为数据中心平台。
数据服务是数据中台运营商输出数据相关能力的总称,是数据中台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数据服务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复杂性主要来自数据消费者的多样性:一方面,数据消费者可以细分为数据分析师、产品经理、决策用户等多个群体,不同群体的能力和需求不同;另一方面,数据消费者可以来自机构内的其他部门或其他机构,各机构的数据应用方向、数据流通和应用的合规要求也存在差异。根据不同的数据消费者,企业的数据服务方式也必须有一定的多样性,以满足各方的不同需求。
基于这一系列标准,中国信息技术学院启动了第一批数据中心平台能力成熟度评估,其中浙江移动已成为第一家完成数据中心平台能力成熟度评估-数据服务评估的企业。第一批评估结果将在6月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会议上发布。今后,我们将继续总结各方的实践经验,帮助数据服务的标准化发展。
随着数字化的深化,企业不仅需要大数据平台,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数据科学平台和应用 PaaS 为了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等技术平台需要通过云服务向企业所有用户提供相关能力,将企业内部集中的数字能力与广泛的一线业务需求相结合,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
集团企业往往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与下属的多个组织和业务单位对接,为下属的各个部门提供共享数据源。然而,目前大多数集团企业都面临着多品牌、多业务、跨时间周期等复杂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集团企业数字智能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总部和区域市场应明确组织结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共同支持。同时,建立自己的客户资产平台和业务平台“双基础”结构,确保多元化业务独立、个性化运营,同时通过分子公司或业务线数据共享,支持集团统一运营、服务、资源,从集团的角度完成“数字智能资产整体治理”。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