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团队是一支由骨干教师和硕博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该团队自2004年成立以来,突破30余项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月宫一号”是一个“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用通俗的语言形容,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型生物圈,通过植物的生长释放氧气,为宇航员提供食物,再通过代谢为植物提供养料。这一技术的成熟为人类探测月球打下坚实的基础,年轻的“月宫一号”团队用他们的青春激情照亮中国梦的飞天航向。
多年来,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连续五次取得了2金7银的良好成绩;厚生志愿者学院成立领先全国高校,为校内外大学生和企业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护送江苏发展大会、南京马拉松等大型活动的志愿者服务;研究生志愿者教学小组派出19批241名优秀志愿者,形成培训 志愿者教学 扶贫 研究 管理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得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的指示和高度赞扬;今年,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行动中心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大学组织,被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蔡建东校长主持了近10个省级以上项目,出版了2个教育学术专业,在《教育研究》、《电子教育研究》等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省级科研奖励4项,指导和培训了40多名研究生。荣获河南省教育体系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部学术技术领导、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目前,他还担任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工程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等5个核心学术期刊邀请外部审计专家。
结合专业特点,以培养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卓越的工匠精神为主线,不断探索煤矿机电机电特色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整合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努力建设国家黄金课程。承担国家产学合作教育项目近10个,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个,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6个,国家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个,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3个。数控技术 测试技术与信息处理和矿山设备电气控制被评为陕西省优质资源共享课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被评为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
安徽聚合辐射化工有限公司,原合肥聚合辐射技术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利用钴60伽马辐射乳液聚合生产高性能乳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是印刷粘合剂、浆液、涂料和分散增稠剂。公司生产基地位于安徽省三大化工基地之一的滁州市定远县盐化工业园区,占地100亩,生产车间先进DCS控制系统更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一致,设计年产量10万吨。公司的所有产品都通过ECO-PASSPORT经认证,培养了由6名博士、教授、16名研究生组成的研发团队,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理工大学开展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
■邓伟,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11年-20132019年,他在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班学习并毕业。邓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2年,现任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中心心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心理学会会长。2019年6月,他被司法部戒毒管理局聘为国家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教育戒毒专家。邓伟先后学习和研究了精神分析、传统催眠和艾瑞克森催眠疗法、沙盘疗法、心理危机干预、团体咨询等心理咨询技术。在心理矫正工作中,邓伟有很强的亲和力。通过真诚友好的交流,他可以敞开戒毒者的心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长。
51月22日下午,海洋法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耀教授在海洋法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海平面上升对海洋边界协议效力的影响的专题演讲;核心成员郭平教授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国际法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审视和思考放射性废物海洋处置国际法规范的会议演讲。5月23日,骨干成员王成志副教授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中国法律外使用的司法路径的演讲。此外,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姜瑞、硕士生张书宁分别发表了题为无人船适用领海无害制度的困境与对策、海上无人制度法律地位研究的会议专题演讲。
《中国三大石窟艺术之旅》一书基于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班和研究生班,与唐池教授一起到三大石窟实习,结合多年来在国外博物馆参观世界各地的佛教文物的经验,通过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艺术之旅,系统而精致地介绍了其建筑、雕塑、壁画艺术、插图、简单、易于理解。本书是作者对中国宗教艺术的艺术和审美思想和审美理解,特别是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东方艺术审美思想和西方艺术在人文、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深入地总结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变化过程。
王万章,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导师、河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设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协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协会收获机械加工分会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协会地面机械系统分会会员、中国农业工程协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设计、智能农业设备技术研究,荣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豪丰杯十大农业机械教师、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教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创新专家组成员、农业农村部小麦绿色生产模式专家组专家等荣誉。主持国家、省、部级10多个项目,发表50多篇论文,参与5项科技工作,获得12项专利。
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在原解放军88医院工作了20多年。他在关节周围骨折的微创治疗、关节内骨折的精确治疗、老年患者髋关节骨折的系统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正式治疗、多发性损伤的及时治疗等方面与国内外先进理念相一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原济南军区战争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创伤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会骨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协会骨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作者发表了20多篇论文,2篇专题论文,1位副主编。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