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控制教材的潜力,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意识,使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主角的转变和课堂教学的优化。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校本教研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监督。
本次活动的开展将有效规范我市小学学科单位试卷命题的管理,提高学科单位试卷命题的质量,加强学生学术质量的过程监测,促进教师深入学习教材,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实施定量管理。为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计划对教师专业知识、教材处理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学工作绩效等进行定量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评价“十大教学之星”,给予一定的奖励。
1、规范常规教学管理,推动各校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发展。解决常规教学管理基本环节内涵不明确、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深化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解决课堂教学缺乏标准化的问题,实现年内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加强初中分校常规管理,建立中心中学与分校教学管理一体化机制。
本学期教学研究小组校本研究活动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办公室工作安排为工作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精神,以课堂教学和校本教学研究为中心,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注重有效的课堂教学,注重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研究教科书,探索教学方法的热情,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课堂管理,真正从课堂效益。落实学校、教务处、备课组的各项工作要求,规范新课程行为目标,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整体优势,提高教研组的整体实力。
教务处是负责学校教学经营、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职能部门,在校长和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规范化管理规定,涵盖教务处工作职责、《教务处主任职责》、《教材使用管理制度》、《三科统编教材实施方案》、《教师管理条例》、《外聘教师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从教学计划管理、运营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考试管理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全周期、全覆盖的标准化统一管理。
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和年级组教师共同制定。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内容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混乱、收获、经验、假设等。每次活动确定一个中心,每位教师准备发言,教研组长在活动中做好记录。为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精细管理,各学科、各年级设立备课组长,协助各学科组长更好地开展教研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2)加强正常课堂研究,实现三个结合:将正常课堂研究与《邳州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意见》的实施相结合;将正常课堂研究与课程标准学习相结合;将正常课堂研究与教材研究相结合。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