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发布
修订后的《办法》还要求,地方课程教材编制修订后,必须按规定进行审核。未按要求修改、送审的,不得使用。经批准后方可出版发行。本地课程教材出版发行不得携带任何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不得出售教材或其他商品。市、区教研部门和教材编制出版单位应加强教材使用培训,加强教材配套资源和平台建设,支持教师日常教学。加强校园内各类专题教育教材和读本的管理。严格控制各级地方课程教材和各类读物的数量,及时清理数量过多、质量低的教材。教材定价应严格遵循“保本微利”的原则。教材发行要保证“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修订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北京市教材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作用,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北京市教材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牵头负责本市中小学教材的管理。二是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制和修订主要基于本市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地方课程教材开发指南、教育部中小学课程规划、课程标准及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大纲,调整为地方课程建设规划、地方课程大纲和地方课程教材开发指南。三是根据专家审核和行政审批的流程规范,调整地方课程教材的审核。四是落实校本课程教材的审批要求,将校本课程教材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调整为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中国教育新闻-中国教育新闻(记者) 施建松)12月18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北京市实行中小学教材审批制度。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未经批准的教材不得出版选择。办法明确,学校原则上不准备出版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2024年春季教材征订工作已经开始,本学期将继续使用高校教材管理云平台在线征订教材。具体事项现说明如下:
在教科书管理云平台上选择教科书。在教科书管理云平台上选择本课程相当于确定订购本课程的教科书,选择课程或选择到教务系统。
近日,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对本市中小学教材的管理、选择和使用提出了要求。让我们来看看管理措施的要点↓↓
进入教科书管理云平台,将有相应的年级和专业课程,教科书只有在教师指定后才能看到。教科书是自愿购买的,但必修课希望每个人都能订购教科书,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选择情况来决定。(注:选择教科书后,无休学、退学、服役、停课等特殊情况不予退学。)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小学教科书建设的意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提高教科书建设和管理水平,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1)课程教材信息填写通过想象谷教材管理平台在线填写,填写可采用两种登录方式,一是教学研究办公室指定教师与教学研究办公室账户(附件2)从大学管理登录填写教学研究办公室课程选择的教材信息,二是每门课程指定教师通过教师登录填写。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3。
DAMBOK教材是DAMA国际组织编写的权威指南,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数据管理的核心概念、方法和技术。本教材是CDMP考试的主要参考书,涵盖了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数据管理、数据架构、数据建模、数据质量等各个方面。编写DAMBOK教材的目的是为考生提供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掌握数据管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教材管理规定,学院严格执行教材选择标准,严格控制教材意识形态,夯实工作责任,落实责任制。同时,坚持选择优秀教材的原则,优先选择国家规划教材、省规划教材、公安高等教育规划教材等优秀教材。马工程重点教材应用全部。2022-2023学年开设的马工程重点教材14本,利用率100%。2022年,学院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共出版教材8本。
4、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监督管理。本学期在原教材选择和教材课堂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对现有教材进行了重新筛选,淘汰了上学期反映不良情况的一批教材和书籍。简化教材选择流程,优化教材发放管理。综合整理了选择、订购、发送的过程。努力保证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利用率,保证教师发放的教材的有效性。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