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率先通过数据共享调用实现水电安装业务“一网通办”
南宁市在探索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继续推进政府服务便利企业的“微改革”去年11月,全市率先通过数据共享调用实现水电安装业务“一网通办”。企业群众使用“爱南宁APP”水电一网通办系统,通过数据共享验证安装所需的身份信息和产权信息,体验“零材料”、“零跑腿”一键完成水、电、气在线联办的便利。企业群众还可以实时查询安装进度,方便安心。
师生可以通过PC或移动终端轻松申请休假、公章申请、考勤申诉、场馆预约等业务,并可以实时跟踪和催促业务进度,同时管理员在线业务审批,让数据共享流通而不是离线运行,提高服务效率,实现“网络”。
10.提高招标完成效率。依托全市统一的交易平台,进一步延长招标在线服务链,不断拓展全过程电子化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提前发布招标前招标计划制度,延长企业招标准备时间;实施招标后在线电子合同签订,促进CA跨区域互认互通,全面实现交易环节“一网”,企业招标“零跑腿”。
除了简单的界面外,高效的服务也是一个亮点。“棕榈新南岸”便利服务小项目集生活支付、社会保障服务、公积金、电子许可证、民政生活津贴、税务服务、交通、停车、住房、出生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实现“一网”。打开政府地图,使人们的工作更加清晰。为政府和人民提供互动渠道,实时反馈群众意见,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工作体验。
据了解,三年来,四川抓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机遇,研究制定了151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项目,全面规范了项目名称、申请材料、工作流程等30个要素,基本实现了全省高频服务“无差异验收、同标准处理”。三年来,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分三次简化200多份证明材料,大量事项完成期限减少50%以上。通过“川渝通办”带动“跨省通办”,全省“一网通办”能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已有40个在线通办事项,月平均办件量超过2万件,实现了“一件事一件事”。此外,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集成了80多项应用服务,“一卡通”在政府服务和民生保障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有效扩大。
在“智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框架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建立全市统一的“一网一微一端一体机”平台,推动全市99%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对外服务网上办理,实行“24小时不关门”服务;统一后台管理,实现群众在哪个平台上都有相同的标准和体验,线下窗口业务比例从上线前下降到现在。改革后,企业和群众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线上一网通、线下一门办”。
11.统一合并验收登记。对实施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联合验收“一口验收”,优化联合验收程序,简化竣工验收备案程序。建立“互联网” 房地产登记平台和在线服务大厅设置房地产登记企业综合服务窗口,整合在线合同签订、税务评估、纳税、登记、水电转让等功能,实现“在线网络、离线窗口”。实行“交地即发证”“验收即发证”“交房即发证”。简化房地产非公证继承程序,开展房地产登记信息和地籍图可视化查询。(领导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区发展改革局、区住建水利局、区政府数据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税务局)
为进一步推进“三最”户籍政策深入扎实,营造省会“最宽松、最方便、最快”的落户环境,近日,公安黄河路派出所以夏季公安打击整改行动为契机,主动为特殊群体办理身份证,同时开展 “三最”户籍政策,户籍业务“一网通办”宣传, 提高辖区群众对“三最”政策的认识,让群众真正体会到“三最”户籍新措施的便利。
“三年来,企业群众的‘阻碍’得到有效疏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支持能力显著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信誉和满意度显著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主任熊毅表示,在过去的三年里,研究制定了151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项目,全面规范了项目名称、申请材料、工作流程等30个要素,基本实现了全省高频服务的“无差异验收和相同标准处理”。减证便民取得实效,大量事项完成时限减少50%以上。“一网通办”能力明显提高,上线通办事项40余项,月平均办件量已超过2万件次。“一通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等10项“企业职工退休”。与三年前相比,“社会银行一体化”网点建设增加了1500多个,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在提高互联网服务能力方面,拉萨市城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鼓励企业利用政府服务网络建立“一网”区,实现全过程在线申报,大力实施电子营业执照,立即办理后续税务、社会保障、银行开户等企业开户。同时,有效简化了企业的开业和取消程序。截至目前,“一网”已完成120户,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效率、便利性和便利性。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