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街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展“一网通办”五周年进社区、助老
今年是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正式启动五周年。为了积极宣传和提升“一网通办”政府服务效率,带领居民感受“一网通办”五年来的工作成果和优秀措施。近日,豫园街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展了两次“一网通办”五周年进社区、助老专项宣传活动。
11月10日下午,豫园街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淮海居委会开展了“一网通办”五周年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设置多张易拉宝宣传海报、展位,工作人员为居民分发宣传项目,教居民如何使用申请,如何查阅豫园街动态、活动预览、活动场馆预约等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公众对“一网通”工作的认识和满意度,扩大一网通品牌的影响力,促进豫园街旗舰店的作用,让居民更好地了解街道动态,收集公众对社区一网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
11月17日下午,豫园街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至太阳都市花园社区,围绕“一网通办”五周年,为社区老年居民开设了一个小班,随时申请APP手机教学。带动老年人主动拥抱数字时代,感受“一网通办”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豫园街社区事务验收服务中心将继续关注公众需求,不断优化和提高“一网”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好、更高效、更方便的服务。
推广“一网通办”。推广“5 X“事项1645项(即行政许可、行政支付、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裁决等行政权力申请事项),实现网上可办率100%,实现身份证等高频电子许可证的共享应用。同时,建成“7”×24“小时服务站1个,引进邮政快递公司进入政府大厅,设置窗口。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依托邮政快递公司开展申请材料收集和许可证快递服务,确保政府服务大厅事务少运行。
青浦区“企业专属空间”是青浦区企业“千企千面,精准推送”的专属平台。青浦区以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为重点,依托“一网”平台授权,以青浦区“企业专属空间”为出发点,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智能、精准、个性化的政府服务。今天,让我们走进青浦区的“企业专属空间”,看看具体的变化和亮点。
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甘肃省公安微警“互联网” 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引导群众在线申报户籍业务,大大减少现场处理次数和排队时间,实现户籍业务“简单”;打破户籍迁入、迁出等多项办理事项的区域障碍,实现全国“跨省办”和“一网办”;居民身份证窗口实现身份证“异地办”和“就近办”缩短企业相关行政审批和服务处理的时限,最大限度地提供高质量、高效、方便的服务。今年前三季度,派出所共登记流动人口1448人,办理人口迁出236次,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480份,办理身份证508张。
新增人才服务、R&D费用加扣专栏,接入青浦“双随机、一开放”抽查材料预审、示范区E企业融合、企业管理课堂等区级特色应用服务。其中,企业管理课堂是青浦区与吴江、嘉善共同开创的区级应用。结合“网络”知识库、政策数据库,梳理形成企业年度报告、注册事项、知识产权、信用修复等24门课程内容,其中必修课11门,选修课13门,涉及562个知识点,简单深入的企业从开放到发展和成长指南、日常业务注意事项和商标标准专利内容清晰、清晰。
研究小组来到区政府服务中心,观看企业的要求 听取相关情况介绍,实地考察长三角一网通办专区、“办不成事”受理窗口、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区域,详细了解“一企来办”建设和12345政务热线运营管理情况。得知亭湖推广“一企”三个月以来,热线百科全书政府信息和问答输入1.2万,服务企业“一件事”处理近万件,处理速度同比提高1.5倍,为企业服务“加速”,研究小组对亭湖区“一企业”12345热线建设工作成果和特色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亭湖区始终坚持“群众愿望是服务方向,企业需求是最高要求”,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通过实施一站式服务,促进窗口验收,实施网络,努力创造运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贸易投资最方便、发展预期最稳定的一流商业环境。亭湖区与长三角52个中心城市的县(市、区)签订了“异地办公室”合作协议,建立了办公室合作关系,实现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区政府服务中心32个部门,45名在线政策回答专员,229个窗口,1043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
“全面 提高员工的获得感。梦巷里·党群服务中心以定制服务打造一流智慧园区,借助AI、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一网”观园区,实时掌握园区人员、车辆、能耗、安全等信息。同时,配备智能园区小程序、“一网”智能终端、长三角(青浦)国际人才港自助终端、虚拟现实场景互动体验区等应用设施,为幸福园区安装“智能代码”。
本站知识库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必删!